资讯中心

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 “三全育人” 综合改革要求,推动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应用深度融合,暑假期间,梦想航行队李佳芮、黄沛沛、鹿越、亓清海等聚焦“可降解材料消费行为影响因素”这一核心议题,在聊城市多个小区、商场及校园区域开展了专项社会实践活动。
实践队深入消费一线,通过结构化问卷、随机深度访谈及实地沉浸式观察等方法,系统梳理可降解材料的消费现状与公众认知图谱。在商场可降解产品专区,队员们策划并开展“可降解材料知识问答”互动环节,以可降解垃圾袋、包装瓶等实物为案例,向消费者生动阐释其降解原理与环境价值,实现专业知识向大众科普的有效转化;在社区场景中,团队不仅组织问卷调研,更结合面对面访谈开展科普宣传,增强居民对可降解材料的认知与接受度,推动“专业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双向赋能。
调研显示,尽管可降解材料关注度不断提升,消费市场仍面临认知度有待提升、价格接受度有限、产品性能与预期存在差距等现实挑战。基于实地洞察与需求分析,团队从宣传推广、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三个维度提出系统建议:构建多层次科普传播矩阵,推动企业强化技术攻关以优化成本与性能,完善相关鼓励与扶持政策,促进可降解材料与日常消费更紧密结合,为其市场推广提供清晰实施路径。
团队成员李佳芮表示,“可降解材料的推广是一项需要社会协同的系统工程,每一个消费选择都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。我们将持续探索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新模式,以科学洞察和创新方法助力可降解材料普及,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,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动能”。
(审核 刘聪睿)